本文目录一览:
施密特联轴器发明者是谁
施密特联轴器的发明者是德国工程师阿尔弗雷德·施密特(Alfred Schmidt)。他于1951年老茄发明了这种联轴器,用于解决机械传动中的偏差和振动问题。施密特联简羡轴器现在已经成为机械传动领域中最常用的联轴器之一侍咐察。
施密特生平介绍
简卡尔·施密特是德国著名法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施密特于1888年生于威斯特伐里亚普勒腾贝格的一个天主教家庭。1933年,施密特担任柏林大学教授,同年加入纳粹党。他的政治思想对20世纪政治哲学、神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提出了许多宪法学上的重要概念,例如制度性保障等。 生平编辑要想了解今天的共和党有什么特别的话,首先需要了解一个不怎么出名且非常保守的德国哲学家。然而,这个人不是被广泛称为布什政府思想教父的利奥·施特劳斯,而是一个更不为人知的、但在许多方面却更为重要的思想家——卡尔·施密特(Carl Schmitt)。施特劳斯和施密特曾经在专业上走得很近。1932年,施密特支持施特劳斯申请洛克菲勒奖学金去巴黎。同年,施特劳斯发表了对施密特的最重要著作《政治的概念》的评论。后来,他们分道扬镳。施特劳斯是一个犹太人,离开德国定居在芝加哥。施密特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写下了大量深受尊重的著作,包括《政治的神学》(1922)、《议会民主制的危机》(1923)和《政治浪漫主义》,并在1933年加入纳粹党。二战后,施密特的名誉相对来说丝毫未损,并且他的著作重新受到左派和右派的关注。就施密特尖锐的反犹主义和明确的纳粹信仰而言,很难理解左派对他的持续迷恋。然而,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的研究员马勒(Jan-Werner Muller)在其最近的著作《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想中的施密特芹凳腔》中指出,施密特的吸引力是无法否认的。马勒认为,施密特的精神遍布在反全球化运动的思想宣言——哈特和耐格里的《帝国》之中。施密特的思想已经成为左派圈子中流行的东西。像齐泽克、墨菲和德里达这样的欧洲著名思想家也已经被施密特的思想迷住了。这并不是说他们赞同施密特的政治观点,但他们都在施密特身上看到了反人道主义的立场,一种与像福柯这样的后结构主义者、而不是与像罗嫌衫尔斯这样的自由主义思想家有更多一致的立场。施密特在左派中的仰慕者已经正确地意识到,在共产主义崩溃之后,马克思主义需要大量的反思。然而,由于转向施密特而不是自由主义,他们已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中的一种极权主义张力。施密特对当代右派的影响采取了不同的路线。在欧洲,像意大利的吉安弗兰科.·米杰奥(Gianfranco Mglio)、法国的博努瓦(Alain de Benoist)和《青年自由》杂志的投稿者这样的新右派思想家都建立在施密特的思想之上。美国的右派施密特主义者数量并不是太多,但包括那些经常被说成是旧保守主义者的知识分子,他们从右派的立场来攻击新自由主义。但是,在共和党内没有举行过任何关于施密特的研讨会。即使一些重要的粗桥保守主义政治激进分子听说过施密特,但他们肯定会使自己远离他对极权主义的同情。还有,施密特思考政治的方式遍及当代思潮之中,其中共和党的保守主义经常以那些非常有先见之明的而令人不安的方式盛行起来了。特别是他的分析解释了保守主义者攻击自由主义者以及自由主义者为自身辩护的方式。在《政治的概念》中,施密特写道,人类行为的所有领域都被一种不能简约的二元性结构化。道德关心善恶问题,美学关心美丑问题,经济学关心赢利与否问题。在政治中,关键的区别是朋友和敌人之间的区别。那就是使政治不同于其他事物的东西。犹太人关于爱你的敌人的呼吁完全适宜于宗教,但无法与总是涉及生死利益的政治相调和。道德哲学家关注的是公正,但政治与使世界更公正毫无关系。经济交换只要求竞争,不要求灭绝。政治不是如此。施密特认为:“政治就是最激烈和最极端的对抗。”战争是政治所采取的最暴力的形式,而且即使没有战争,政治仍然要求你把你的反对者作为敌视你所信仰的事物的人。这并不是个人恩怨,你不必憎恨你的敌人。但是,你必须准备好如果必要的话就去击败他。保守主义者比自由主义者更加彻底地吸收了施密特的政治观。施密特认为自由主义者从未成为政治的。自由主义者倾向于乐观地看待人的本性,然而“所有真正的政治理论都假定人是邪恶的”。自由主义者相信能够调节冲突立场的中立性统治的可能性,但对施密特来说,既然任何统治都只代表某个政治派别对另一个政治派别的胜利,那么就不存在这样的中立性。自由主义者坚持认为存在不受国家制约的社会团体;但施密特认为,多元主义是一种幻想,因为没有任何真正的国家曾经允许像家庭或教会这样的其他力量来对抗自己的权力。一句话,自由主义者对权力感到不安,因为他们是在批判政治,而不是在从事政治。难怪施密特仰慕像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这样的思想家,他们对政治不抱有任何幻想。受他们启发的领导人决不会受制于自由主义思想的个人主义,并且愿意承认有时政治包含生命的牺牲。他们比自由主义者更善于指挥战争,因为他们无需共同利益或全人类的利益这样的观念。保守主义者不会被不公正困扰,因为他们承认政治意味着把己方的各种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放弃它们。如果一致只能通过镇压反对者来实现,那么即使冒着违反法治的风险也在所不惜,这就是保守主义者如何实现一致的方式。总之,施密特最重要的教导就是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之间的差别不仅是在政策上,而且也在政治本身的意义上。施密特的德国版保守主义与纳粹主义有许多的共同点,但与美国人的思想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虽然如此,但他的思想残渣仍然能在当今的保守主义者为其目标奋斗的各种方式中找到。自由主义者认为政治是一种手段,而保守主义者则认为是一种目的。对自由主义者来说,政治止步在边缘;而对保守主义者来说,政治的脚步从不停止。自由主义者把保守主义者看作是潜在的未来盟友;而保守主义者却认为自由主义者不值一提。自由主义者认为,各种政策应当根据一种独立的理念如人类的幸福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来评判;而保守主义者则根据它们是否推动了他们的保守主义目标来评价。自由主义者本能地想使激情冷却下来;而保守主义者倾向于点燃它们。自由主义者认为在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之间存在第三条道路;而保守主义者则认为任何人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就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宣称个体拥有某些政府无法剥夺的权利,从而想为政治设置各种界限;而保守主义则认为在各种紧急情况——保守主义者总是会找到各种紧急情况——中,政府的权限和能力不能受到挑战。当谈到美国的保守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的时候,当然不存在政党的界限。许多保守主义者,特别是那些具有放任自由主义倾向的保守主义者厌烦布什政府的赤字,并且对他的禁止同性恋结婚的宪法修正案呼吁缺乏热情。另一方面,那些自由主义者和左派想回击冷酷的保守主义者,就像保守主义者冷酷地反对他们那样。还有,如果施密特是正确的,那么保守主义者几乎赢得了所有政治斗争的胜利,因为他们是美国惟一的真正政治力量。从2000年的总统选举、得克萨斯的学区重划到通过医疗改革的方法,像汤姆·迪莱和卡尔·罗夫这样的保守主义者获得了胜利,因为他们给人留下了任何事情都不会阻止自己的印象。而自由主义者则不可能这样做。对自由主义者来说,即使没有比胜利更重要的事情,但会有像胜利那样重要的事情,不管它是程序的完整和历史先例,还是对子孙后代的各种后果。如果一切听起来都是失败主义的——至少对自由主义的目标来说如此,那么施密特漫不经心地提供了一个希望的理由。在寻找自由主义失败的事例时,他偶然发现了托马斯·潘恩和美国的开国者。在他看来,自由主义者是害怕权力的典型。他以惊讶的笔调写道,他们非常幼稚地试图通过权力的分立来控制和平衡权力。在这一点上,施密特是正确的。他似乎在说美国是最典型的自由主义社会。由于施密特对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几乎没有表示出任何的赞赏,被认为是一个权力理论家的他误解了世界最强大的政治体制。保守主义者为这个国家带来了类似施密特的朋友-敌人区分的思想,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不仅反对自由主义者,而且反对美国历史上的自由主义遗产。如果施密特是某种意义上的引路人,那么我们可以决定的不仅是谁赢得2004年大选,而且是我们是否会把多元主义当作是有益的,把不一致当作是美德,把政治当作是统治界限,把公正看作是可能的,把反对看作是必要的,以及把政府看作是有限的。 思想编辑 决断主义 决断主义(Dezisionismus)是施密特的公法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宪法学说》(Verfassungslehre)中,施密特认同西耶士(Sieyes)的“民族制宪权”学说,认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存在状态是由其人民(Nation)全体所做出的政治性决断。这种决断所产生的结果就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政治秩序,即绝对的宪法(Verfassung),而非相对的“宪法法”(或称“宪律”z)。 国民法治国 德国国家法理论中有所谓的法治国(Rechtsstaat)学说。法治国家的思想起源于十七至十八世纪,德国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的时期。法治国乃相对于君主主义的人治国。施密特主张法治国的实质为国民法治国(bürgerliche Rechtsstaat),即市民阶层、资产阶级的法治国。其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对国民的基本权利的保障以及对政府机构的权力分立的规定。这两个要素为德国资产阶级在对抗君主的斗争中发展出来,并成为现代多数国民法治国国家的内涵。 著作年表编辑 论文 1912,《法律与裁判:法实践问题研究》(Gesetz und Urteil. Eine Untersuchung zum Problem der Rechtspraxis) 1914,《国家的价值与个人的意义》(Der Wert des Staates und die Bedeutung des Einzelnen) 1926,《法官的独立性、私有财产的保障、法律面前的平等》(Unabhängigkeit der Richter, Gewährleistung des Privateigentums, Gleichheit vor dem Gesetz) 1934,《领袖守护法律》(Der Führer schützt das Recht) 专著 1916,《多伯勒的长篇叙事诗〈北极光〉:三论其诗作的要素、精神和现实性》(Theodor Däublers ‚Nordlicht': Drei Studien über die Elemente, den Geist und die Aktualität des Werkes) 1918,《教会的可见性:经院学的思考》 1919,《政治的浪漫派》(Politische Romantik) 1921,《论专政》(Die Diktatur. Von den Anfängen des modernen Souveränitätsgedankens bis zum proletarischen Klassenkampf) 1922,《政治神学:主权学说四论》(Politische Theologie. Vier Kapitel zur Lehre von der Souveränität) 1923,《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Römischer Katholizismus und politische Form) 1927,《政治的概念》(Der Begriff des Politischen) 1928,《宪法学说》(Verfassungslehre) 1931,《宪法的守护者》(Der Hüter der Verfassung) 1932,《合法性与正当性》(Legalität und Legitimität) 1933,《国家、运动、人民》(Staat, Bewegung, Volk. Die Dreigliederung der politischen Einheit) 1934,《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Über die drei Arten des rechtswissenschaftlichen Denkens) 1938,《托马斯‧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Der Leviathan in der Staatslehre des Thomas Hobbes) 1939,《禁止外部空间权力干涉的国际法大空间秩序》(Völkerrechtliche Großraumordnung und Interventionsverbot für raumfremde Mächte. Ein Beitrag zum Reichsbegriff im Völkerrecht) 1940,《论断与概念:1923-1939年与魏玛、日内瓦、凡尔赛斗争中》(Positionen und Begriffe im Kampf mit Weimar –Genf –Versailles 1923 –1939) 1942,《陆地与海洋:一个世界史的观察》(Land und Meer. Eine weltgeschichtliche Betrachtung) 1948,《从囹圄获救》(Ex Captivitate Salus) 1950,《欧洲公法中之国际法的大地之法》(Der Nomos der Erde im Völkerrecht des Jus Publicum Europaeum) 1958,《宪法法文集:1924-1954年》(Verfassungsrechtliche Aufsätze aus den Jahren 1924 –1954) 1963,《游击队理论:政治的概念附识》(Theorie des Partisanen. Zwischenbemerkung zum Begriff des Politischen) 1967,《价值的僭政》(Die Tyrannei der Werte) 1970,《政治神学续篇:取消所有政治神学的传说》(Politische Theologie II. Die Legende von der Erledigung jeder Politischen Theologie) 评论编辑扬维尔纳·米勒(Jan-Werner Müller)著有《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密特》一书,对二战后,施密特其人及其思想之影响予以评论。 海因里希·迈尔(Heinrich Meier)曾评论施密特及哲学学者列奥·施特劳斯思想间之关联,主张施密特及施特劳斯间存在所谓的“隐匿对话”。
德国女诗人凯瑟琳·施密特(Kathrin Schmidt)及作品
可以是翻译的问题吧,你的这个名字不准确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德国女作家和诗人。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西部蒂米什县小镇尼特基多夫一个农民家庭,所在村庄以德语为通用语言。她1973年至1976年在蒂米什瓦拉大学学习德国社会文化和罗马尼亚文学,毕业后当过工厂翻译、幼儿园教师等。1982年其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出版。米勒的作品包括小说、诗歌和随笔等。
米勒1987年与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纳迁往西德,现常居柏林,持德国国籍。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赫塔·米勒的作品
1982年,米勒在罗马尼亚发表了第一部文学作品——名为《低地》的短篇小说集,描写了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小村庄的艰苦生活,在出版后不久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1984年,这部短篇小说集的未删减版本在德国得以发行,受到德国读者的热烈追捧。而后,米勒又以罗马尼亚语写作了《沉重的探戈》一书。
由于多次在书中对罗马尼亚政府提出批评,并且担心秘密警察的侵扰,米勒和丈夫于1987年离开罗马尼亚移民到德国并一直居住至今。
迄今为止,米勒前后发表22部著作。但据记者了解,在中文版小说引进上,目前有1999年台湾引进的一部小说,译名为《风中绿李》。《译林》杂志2001年第6期上,介绍过《黑色的大轴》。今年,米勒有一部小说新作在德国风行,直译名为《呼吸秋千》;现已被提名年度德国书业奖,这项代表德语文坛最高水平的年度评奖结果,将在本月13日开幕的法兰克福书展期间揭晓。
米勒在德国文坛享有极高的声誉,她的作品获奖无数。她擅长描写罗马尼亚裔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她的作品总能从内心出发,并带着较为浓重的政治色彩。米勒的大部分作品喊橘都以德语写成,但是包括《护照》、《绿梅树的土地》、《单腿旅行》在内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了英语、法语以及西班牙语。《绿梅树的土地》曾经还获得10万欧元的大奖。她表示,生活在德国,并不能抹去她过去的经历。 [编辑本段]获诺贝尔文学奖
2009年10月8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文档渗蔽学奖授予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米勒。
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决定中说,米勒的作品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米勒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
继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申博尔斯卡199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米勒是又一名以诗歌摘取文学桂冠的女性。鉴于去年诺贝尔文学奖由法国作家让—马里·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摘获,一些人推测今年文学奖可能不会归属欧洲人。
一些人先前预测,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可能归属诗歌。奖项公布前,《瑞典日报》文化栏目编辑斯特凡·埃克隆德评论道:“不少人说,该是诗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了。也许今年会是一名诗人获奖。” 瑞典诺尔斯泰特出版社编辑哈坎·布拉文杰持相同观点:“是该诗歌了。”
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女性获奖者包括赛珍珠、托妮·莫里森等。今年截至10月8日,已有4名女性获本年度诺贝尔奖,女性获奖人数创历年诺贝尔奖之最。
值得注意的是,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等不同,文学奖大多归属一名获奖者,而非多人。自1901年首次确定文学奖获奖者至今,这一奖项仅4次由两人分享。 [编辑本段]所获其他奖项
1993年 批判文学奖
1994年 克莱斯特文学奖
1995年 亚里斯提奖
1997年 格拉茨文学奖
1999年 弗兰茨卡夫卡奖
2002年 莱茵兰—普法尔茨的卡尔-楚克迈尔奖章
2003年 约瑟夫—布赖特巴赫奖(与克里斯托弗·梅克尔和哈拉尔德·魏因里希分享)
2004年 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文学奖
2005年 柏林文学奖
2006年 维特欧洲文学奖、沃尔特—哈森克勒费尔文学奖
扩展阅读: “我是在书桌前,不是在鞋店里。”米勒说,创作和卖鞋子不一样,要倾听内心的召唤,不能一味追逐时尚。她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召唤是,回到心灵受创的地方。
尽管10月8日赫塔·米勒(Herta Müler)“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直率描绘了被放逐者的景观”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10月12日,在法兰克福书展开幕的前一天,今年的德国图书奖还是给行州了女作家和诗人凯瑟琳·施密特(Kathrin Schmidt)和她的《你不死》。在诺奖之前,米勒女士也已进入德国图书奖最后一轮角逐,但落选了。
德国批评界对米勒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反应是一开始都承认没有料到米勒会得奖,有的批评家甚至称,惊讶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但转眼间又说,米勒获奖是实至名归,理所应当。德语媒体的相关评论,谈政治内涵的多,谈艺术成就的少。最有趣的是德国“文学批评教皇”拉尼茨基的点评:“我不想谈那个赫塔·米勒。再见!”
德国政界自然更会把文学与政治挂钩。总理默克尔称米勒“缘于极权、压迫、恐惧的生活经历的伟大文学,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而米勒的获奖正值柏林墙倒塌20年,默克尔说她高兴地看到,“米勒在德国找到了故乡”。
德国总统科勒说,“为了抗拒遗忘而写作,提醒人们认识到自由的价值。在东欧剧变二十年后的今天,米勒的获奖具有特殊的意义。”
从出生就是异乡人
“米勒身形娇小,神情坚毅。”曾经留学慕尼黑的学者胡蔚谈到她对米勒的印象,“我总觉得她身上透露出强烈的不安和焦虑,这在保尔·策兰,在卡夫卡身上都可以感觉到,他们都是出生于东欧德语地区的犹太人。而他们对于语言和文化的敏感把握,亦得益于这种漂泊无根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体验。”
赫塔·米勒的文学世界离不开她出生的罗马尼亚南部德裔聚居地尼茨基多夫小镇。米勒认为自己是巴纳特人,从未在公开场合说过她是罗马尼亚人,或是德国人。巴纳特人是德国施瓦本人的后裔,18世纪南下殖民后定居于此,却始终使用德语,保留德国文化。德语中对罗马尼亚德语区人的正式称呼是“罗马尼亚德国人”。米勒生下来便是个异乡人。对于罗马尼亚人来说,米勒不是流亡德国的作家,她是回到了她的母国。而对于德国人来说,米勒是罗马尼亚人,尽管她已经在德国生活了超过20年,尽管她的母语是德语。
在那个她出生的小镇,她的家境殷实的祖父的财产在政权更迭后被充公,她的父亲曾在纳粹党卫军里服役,二战结束后的职业是货车司机。她母亲年轻时被苏军掳到苏联劳工营做苦役,而米勒本人从小就生活在歧视和恐怖之中。
在她看来,小小的故乡是一个抽象的国家。她多次说,她不喜欢“家园”这个词。但“家园”作为不可磨灭的经验一直伴随着她,伴随着她的作品。
在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教师、著有《德国文学史》的刘慧儒眼里,米勒的生活世界里和作品里没有田园牧歌。在生她养她的大地上,她看到的只是沉重的苦难。“米勒自己没有被压垮,因为她找到了平衡的方式,这就是文学。”
米勒说过:“在东欧,对诗歌的热爱不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它源自恐惧。”文学是在失去家园后用语言重建的家园,文学是实在的,在充满敌意和暴力的世界,它是“内心的支柱”。她甚至说:“我以为,诗在世界里,而不在语言里”。米勒在诗里找到了自己的家:她和诗人、作家瓦格纳结婚。在她偕丈夫和老母亲一道离开罗马尼亚前的将近20年间,米勒创作不断。
东欧许多国家都有德语区。几百年前,那里曾是日耳曼民族向东进行基督教化扩张的前沿。几个世纪以来,不同文化之间的撞击、冲突、磨合,使得那里的德裔对德意志文化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二十世纪许多重量级德语作家,如里尔克、卡夫卡、卡奈蒂、策兰都来自这些边缘地区。这些作家虽然风格迥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非常敏感细腻、对语言高度自觉。在人们不留意或者习以为常的事物中,他们往往能感知到生存的尴尬处境和世界上无处不在的威胁,并诉诸独到的语言形式,把这些高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米勒也是这样。”刘慧儒说。受访:阿克曼(歌德学院北京分院院长)
1992年,赫塔·米勒曾经来过中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院长阿克曼当时接待了米勒。
那次访问中国,米勒在北京待了一个星期。
歌德学院每年都邀请一些德国作家来北京做文学活动,1991年李健鸣负责组织“赫塔·米勒作品翻译竞赛”,获奖译文作为“赫塔·米勒作品小辑”发在1992年第一期的《世界文化》杂志上。这是目前可查的中文世界第一次对米勒的介绍。
作品被翻译后,赫塔·米勒有了那次中国之行。
1992年,米勒刚刚在德国出名。我们选了她的作品,由当时年轻的翻译家译成中文。
我们就请米勒来北京。说实在话,当时的很多情况都难以记忆,现在能记得的就是,她是活跃的一个人,性格比较泼辣,容易发脾气。但她跟年轻的翻译家们很要好。那次到中国,她在北京待了一个星期。当时的日程,她大部分时间跟翻译家们在一起,她们谈作品翻译的技术和细节,米勒使用双语——罗马尼亚语和德语,她对翻译很敏感,在北京,她对翻译的技艺探讨多一点。
米勒到北京很少人知道,那时候我们还不能搞大型文化活动,只是搞跟德文有关的小型活动。
我记得我们在歌德学院搞了一个作品朗诵会,按照德国作家的习惯,米勒朗诵了自己的作品。
我请她吃过几次饭,她第一次到中国,比较喜欢吃中国菜。她也跟中国作家见了面。
她从罗马尼亚搬到德国,当年就是从社会主义国家搬到资本主义国家,我觉得她的经历比较有意思,她生活在两个意识形态之间,生活在两种文化之间,这形成了她的独特性。
她对语言有特殊的敏感,我喜欢读她的书就是因为她对语言的特殊敏感。
她写作的题材大多是她在罗马尼亚时代中的生活,带有强烈的恐惧感,不能消除的黑暗和忧郁。那些极端恐惧的记忆影响了她后来的写作。
在德国她不是大众化的作家,她写的黑暗、抑郁和恐惧,并不被很多人喜欢。
她的语言也比较复杂,也可以说丰富,但她并不是很受大众欢迎的作家。
她获奖我很惊讶,很意外——她是个好作家,毫无疑问,但我认为能得诺贝尔奖的作家还有。
无论如何,一个用德语写作的作家获得诺贝尔奖,这让我感到高兴。
她不被人注意没关系,多年来诺贝尔奖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不被人注意的杰出作家被人注意